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憂鬱症吧!

文:小布醫師/鈺璽診所

小布醫師常常被問到:醫師,我那位朋友這樣到底算不算躁鬱症呢?你看!他/她一不高興就摔東西、甚至打人、一哭二鬧三上吊樣樣來,不然就是出門買一大堆不需要的物品回家,說他/她兩句又像小孩無理取鬧一樣哭不停,我該怎麼辦?

大家有沒有突然驚覺,身邊這樣的戲碼還蠻常上演的呢?那,這些人真的全都是憂鬱症、 躁鬱症患者嗎?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根據統計,憂鬱症的終身盛行率僅5~25%(有性別差異),躁鬱症更低,比例不到2%。所以啦,大家運氣都這麼背就是了,身邊(還是其實是自己?)怎麼會剛好有那麼多情緒生病的朋友呢?

其實大家常常誤解,憂鬱、 焦慮、 緊張、 躁鬱事實上都是不同的情緒表現,但因為他們是好朋友(誤),所以常常會結伴同行,同時出現,以至於我們會有上述的誤會產生,不小心誤用了標籤。

小布醫師常常安慰個案及家屬,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而且每個人的表現方式、 強度都不一樣。 一個心理健康的成人應該要能包容自己或他人正常情緒的波動與宣泄,進而自重及尊重他人。但是身處在現代資訊傳遞快速(又快又多又不正確)、高度情緒張力的社會,一般人往往會即時、 迅速地爆出自身的情緒感受,但這樣的表達方式,很容易過度渲染當時的負面情緒,進而放大強度,大家試想一下,當處在這種情緒之下,是否能夠冷靜考慮到別人?我想這應該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當下你的腦中只會想到你自己,而無法考慮到身邊周圍人的感受!因此,想當然爾,這樣的高強度情緒張力就很容易會被周圍的人誤踢上標籤變成口中的憂鬱症、躁鬱症了。

小布醫師想提醒大家的是,喜怒哀樂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重點是當您發現自己常常處在不能自我控制的狀態下,或是已經發現您的發洩方式對您周圍的人造成傷害時,請鼓起勇氣走一趟身心科(精神科)接受諮詢評估,不用自己嚇自己,但也別因為害怕面對問題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喔!

最後附上自我情緒檢測小錦囊供大家參考喔~~

  1. 我是不是一早起床就很煩躁、或是感到很憂鬱、空洞,一想到今天不知道要怎麼過就開始焦慮掉淚?
  2. 我好像陷到情緒的漩渦,越陷越深,根本爬不出來。
  3. 大家都問我還好嗎?但是我對任何事情都感到麻木、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4. 這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我已經有超過一個星期都有這樣的情形呢?

如果有上述情形您2項以上,建議您可以考慮至方便到達的精神科院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