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事業心強,工作表現優異,由於忙碌,女兒出生後都由阿嬤照顧。5、6歲上幼稚園才接她回家,因為我工作較規律,都由我打點照料,女兒雖然想念阿嬤,慢慢也習慣家裡的生活。只是太太依然忙碌,在家時間不多。

女兒現在上小學了,愈來愈獨立,很有自己的意見。比如說,每天跟她親近、照顧她的人就是好人,不夠親近的人就不在她喜歡之列。她和媽媽好像兩個陌生人,說不上話。

太太覺得小孩彆扭,回到家也不會跟她說話,似不投緣;女兒則是好幾回嘟著嘴跟我說:「不用找(等)媽媽了,只要有爸爸跟阿嬤就可以了。」我才警覺到她們兩個人很疏離,都不喜歡對方。

我看她們兩個人是這麼的像,都想要別人招呼疼愛、喜好分明。只是太太可能不會為了跟女兒親近放棄工作,女兒也不會自己改變,我擔心她們母女倆會不會愈來愈生疏,長大後更沒有情分。我希望一家人親密,做爸爸的可以怎麼拉近她們的關係?

專家解答 鈺璽診所臨床心理師 王耀興

看你的信,感覺你是個細膩用心的好男人,願意照顧家庭、孩子,細微地感受到家中成員的緊張關係。

目前看起來你是比較有動機改變的人,或許會比較辛苦,但因著你願意主動改變,相信有機會鬆動家裡現在卡住的母女僵局。

在你的家庭形態中,「家庭」是有爸爸、媽媽、孩子組成的地方,建議你要同時擁有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兩種思維,從親子擴展到夫妻關係。

生了小孩卻不知道怎麼當爸媽

現代人因工作忙碌或其他各種原因,生了孩子卻沒辦法自己帶,除了請保姆,最常見的是交給自己的父母,也就是阿公、阿嬤,如你們家。

交給阿公、阿嬤又有兩種情形,一是只帶白天,另一種是24小時照顧。前者還好,晚上爸媽跟孩子還有相處時間;若是後者,從「關係」來看,有時會碰到一個尷尬問題,就是到底誰才是孩子的父母?

長時間交給長輩照顧,會發現孩子與父母間變得生疏,5、6歲才接回來同住,容易出現斷層。一是照顧習慣不同,要花時間了解孩子;二是爸媽因為沒陪伴孩子,親子關係是倒回0歲,而非5歲。親子關係就像存款,要補足前5年的缺口,或許透過某些方式補得較快,但很難無縫接軌。

有些爸媽覺得孩子在學齡前,只要吃飽長大就好,所以全部交給阿公、阿嬤。不過在現代社會,這樣的觀念逐漸被年輕一代的爸媽修正,也就是說,孩子除了吃飽喝足,父母還要在心理層面陪他們長大。

如果爸媽都沒有近身照顧,等於還沒跟小孩磨練過,不懂得怎麼處理孩子的情緒,焦點只放在問題行為,像是今天做錯了什麼,要處罰或教他,或是孩子缺什麼要買給他。

父母想跟孩子保有緊密關係,其中有個關鍵,就是在他出生後,還沒有語言只有需求時,透過行為了解、觀察他,像大哭時是尿布濕了、餓了或只是單純發脾氣。這個理解孩子的過程,就是為日後的親子關係打基礎,爸媽在安撫中跟孩子形成穩定的關係,孩子才會有安全感。

如果之前沒建立起親密感,後來相處當然會感到挫折,覺得自己過去幾年為了養大孩子,都這麼辛苦工作,現在他們卻這麼不聽話或跟自己不親,或許這就是你太太現在的心情。

除了親子關係,建議你也觀察想想,自己現在跟太太的關係如何。

很多人在有了小孩後就沒有夫妻關係,沒有定期約會、親密時間,或是跟小孩同睡,在婚姻裡只剩下親子關係。

夫妻關係不見了,會造成彼此的默契和信任感不夠,在教養孩子中變得敏感。當一方提出想法,另一方會錯誤解讀或產生敵意,或怕對方生氣,或故意激怒對方,這些都是因為夫妻關係而影響教養的溝通。只有在夫妻關係良好時,才能攜手面對教養孩子的困難。

運用智慧與方法凝聚家人的心

如何拉近家人間的距離?可從以下幾個階段著手漸進:

階段1》建立夫妻間的親密與信任感

回到單純的丈夫與妻子,有點像沒有小孩之前的夫妻相處,不要老是只想著孩子的問題。

培養親密感有很多種方法,像是記得重要紀念日,如認識交往日、結婚紀念日。婚後可能不再過情人節,還是可以跟太太約會。吃飯時儘量不要談小孩,專心在對方身上,如回到單純的男女關係。

也可以觀察太太想要什麼?是甜蜜的言語、兩人在一起的時刻、或是實質的服務或禮物。從她喜歡的著手,讓她充分感受到你的愛,兩個人的親密與溫度自然會上升,信任、理解與默契會愈來愈好。

階段2》提醒太太親子關係的重要

當兩人有充分的信任感,再進一步聊親子關係。好的親子關係非一蹴可幾。趁孩子半大不小時,仍有幾年可把握,進入青春期後恐怕又更困難了。不是要當百分之百的父母,但至少不要缺席,培養關係急不得,需長期累積。

階段3》培養母女間的互動與信任

要太太一下子改變,恐怕有困難,不如從少量正向的互動開始,慢慢激發她的意願。

有幾個方法提供給你參考:

●請太太每週空出兩個晚上、或每天空出一段時間,而你先想好那段時間大家要做什麼。像是跟不熟的人吃飯,不會一開始就選要正襟危坐的西餐,選擇自助餐或動作較多的燒烤,有事做比較不會尷尬,不用那麼依賴語言。

●請太太不管多晚回來,都不要超過晚上9點,每天固定跟孩子互動20分鐘,全心全意陪孩子做想做的事,如果能每天持續也就夠了。

●如果平常工作日都不行,就在假日安排家庭日,全家出去走一走。7、8歲的孩子,還喜歡跟爸媽一起出門,到青少年就不可能了,這是為什麼要把握青春期前的時光。

同時可以柔情地跟太太建議,這樣她也能好好休息、放鬆心情。對她動之以情,感受到你誠摯的關心。

●如果太太真的忙到抽不出空檔,請她一個月安排一天或半天休假,像週三下午,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活動,例如親子烘焙課程或其他孩子覺得有趣的共學課程。

以上方法,都可以讓孩子跟媽媽自然而然地接近。慢慢調整,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太太全然改變,從少量正向互動開始,慢慢培養母女間的互動與信任感。

階段4》真誠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表達出不滿的負面情緒時,不要壓抑或否定她,反而有反效果。直接面對女兒所說的情況,讓她感到被理解,像是「你很生氣對不對,媽媽又黃牛了」,讓她情緒出來後,再跟她解釋,或直接引導孩子跟媽媽溝通。

當然也可以適時為太太說說好話,但不能強迫孩子一定要接受,像是太太如果無法達成某些承諾,就該適度跟孩子道歉,然後兩個人再一起想出彌補的方法。

最後,還是回到教養的核心,就是要花時間與孩子相處,在過程中認識孩子和自己。如何權衡工作與家庭,考量著大人的智慧。

細心的先生可運用智慧,跟太太保持親密與信任的關係,持續不放棄的溝通,凝聚家庭的共識與相處方式,如此一來,忙碌的太太在家庭生活,也能有個教養的位置,一家人融合在一起。

分享自康健雜誌: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6726&page=1